江苏省县域乡村人-地-业协调耦合发展时空演化研究文献综述

 2021-12-23 20:57:09

全文总字数:4578字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乡村地域系统是一个由人和地两方面要素按照一定规律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的复杂、开放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1] 。

但是随着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乡村发展逐渐落后,产生了以乡村空心等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乡村病[2]。

人地业是乡村地域系统发展最核心的三要素[3],三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是破解乡村病的重要途径[4]。

人口对乡村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其发展情况关系到粮食安全[5]、乡村劳动力等方面[6];土地是乡村发展的根本基础,土地整治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方法,它具备集约利用资源和改善人居环境等多重功能[4];产业发展建立在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础之上,既可以提高乡村资源的价值,又可以使剩余劳动力回流,盘活乡村产业是为乡村发展注入不竭动力的途径之一[7]。

目前,国外对于乡村系统的研究较多,Giedrius Paˇsakarnis[8]等人在对中欧和东欧国家解决农村地区的社会和经济衰退现象的措施研究中发现,这些国家均实施了与土地所有权和管理基础有关的新政策,这个新政策不仅针对解决土地所有权分割问题,还包括改善农业生产和就业的措施,税收政策以及保护土地所有权的立法,这表明,解决乡村问题不仅要从土地本身着手,还需要结合财务政策和法律法规,双管齐下,一并解决人口就业和产业保障等配套问题;Hubert N. van Lier[9]指出,乡村振兴战略其核心是系统地构建人口-土地-产业的耦合模式和创新体系,科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学,文化,教育,生态和技术系统之间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Barry Smit[10]等人指出,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主题是农村体系研究的基础,通过研究其他国家的政策,归纳出农村系统某些组成部分的变化对其他组成部分的影响,本质上是对系统本身的完整性的影响,Patrizia Pugliese [11]等人在通过一个特定的分析框架,说明了有机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的多种协同增效,并指出现代,动态和多面的有机农业体系与农村经济都是混合和复合网络,有机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之间有一个共同点:一体化。

这都证明了在研究乡村体系时,要实现研究的一体化,即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人地业三系统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整体分析,切忌剥离。

Abu Muhammad Shajaat Ali [12]等人,审查了1975-2000年孟加拉国农村系统18项选定指标的时间变化,并探讨了人口、市场力量、环境、体制和技术因素导致和调解这种变化的影响,最后结果表明,在空间上,人口密度高、环境条件较少、进入市场、灌溉渠和资本贷款较好的地区,实现了农业的主要增长和农村快速发展,这表明人口、环境、资本等因素与农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在做乡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时,要将以上因素统筹起来综合考虑,将研究问题置于一个系统中进行分析。

目前,国内对于乡村人地业系统的研究大都还是分散进行的,并没有和国外的大部分研究一样,揭示出各发展要素之间的关系。

当前国内的研究对于土地资源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土地利用方式[13][14]、土地管理[15]、种植技术[16][17][18][19]和农田保护[20][21];对于乡村人口资源的研究,主要涉及乡村人才吸引[22]、人居地[23] [24];对于乡村产业发展,目前的研究聚焦于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25] [26]和第二产业工业[27][28],鲜有文章关注第一产业农业的改善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