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景观感知的社区绿化品质评价研究:以南京老城区为例文献综述

 2022-06-07 21:40:37

“基于公共景观感知的社区绿化品质评价研究:以南京老城区为例”文献综述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课题主要从公共景观感知的角度对南京老城区各社区现有绿化品质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探索其未来发展方向,提高社区绿化品质,增强社区活力,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对公共景观感知的研究,了解社区绿化品质的好坏,找出现有绿化存在的问题。在针对社区绿化品质的具体研究中探寻品质较高的绿化形式及组合方式,合理化高效化社区绿化设计,为社区绿化高品质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1.2 公共景观感知概念

景观感知理论(landscape perception theory)起源于19世纪50-70年代,是在环境心理学研究中发展起来的独立理论,结合环境心理学和景观美学,共同研究人对环境及景观的感知与偏好[1]。景观感知的过程比较复杂,包括模式观

察、形态认可、形态意义归结、情感负荷4个步骤[2]。可以概括为景观刺激、产生感受、升华认知、情感反应的过程。这是复杂的环境行为和心理过程,是景观环境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外界环境是人类产生感知信息的主要源头,人类主要依靠自身的感觉器官实现对于外界环境的感知,即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概括来说,景观感知就是研究人对景观环境的感知和人与景观环境之间的

相互作用[3]

1.3 社区绿化品质现状概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