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陶艺装置文献综述

 2021-11-15 21:24:42

一、引言:

引言

装置艺术被翻译为installation art,其在传统文化和经典艺术不断被解构、破坏、审视 、 批判和创新的基础上应运而生,传统绘画和雕塑中对于形体的把握,色彩的准确使用遭到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的质疑。一些前卫的艺术家抛开了对于质感和完美的强调,尝试在作品中运用各种“风马牛不相及”的材料,在新的观念上进行探索。法国艺术家杜尚,他的装置作品是将一个男士小便器直接搬入美术馆,并在器物上署上Mutt(《泉》)。这件装置艺术品开了“观念”上的先河。约瑟夫·孔苏斯曾说过:“自杜尚以后,艺术就在观念的层次上存在着。”杜尚的《泉》是艺术转型的重要标志,也成为了装置艺术最初的呈现形态。这一跨越性的转变使装置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种类,它可以自由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及材料,所要表达的观念思想也不在固定的模式之中。

装置艺术作为一种观念性的艺术,是由“现成品”或是人为创造的物品来进行组合,摆放的一门艺术。随着时代的变更,各类艺术的发展使得装置艺术成为一种热门的思潮,各类艺术都有一部分受其影响并借鉴它的形式来创造新的作品。

二、课题国内外发展状况:

装置艺术表现形式对现代陶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近些年国内外很多现代陶艺作品都是以非常革命的姿态采用与装置艺术表现形式结合的方式出现。如 :美国陶艺家丹尼思 佩雷缇尔的作品《无声》直接用机械化制作大批量的黑白两种颜色奶缸用细绳用装置艺术的表现形式悬挂,效果极具震撼。日本陶艺家中村锦平的作品《皮相体皱面纹装置》运用大量的电线陶瓷绝缘体在空间中重新组装和铺设,综合运用装置艺术表现手法中的灯光、音响等设备加以辅助,呈现出现代陶艺独特的思考方式。从这些屡见不鲜的作品中不难看出现代陶艺表现形式的多元化风格形成趋势,以及审美价值的多元化内涵特征。在造型观念和表现形式上随着各种媒介革命的不断推进而深入到大众生活中,使得大众从观念上突破了对传统陶艺美学的界定,多元化的现代陶艺表现正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认知和接受。

装置艺术表现形式作为对现代陶艺发展的有效驱动力,这种当代性是建立在创新场域概念本位文化体系之上,在艺术表现形式语言上从传统语境对艺术的理解中解放出来,由于内涵中审美意象结构的变化,促使现代陶艺的审美价值取向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例如 :中国陶艺家吕品昌的作品《太空计划》,将铸铁、铸铝、不锈钢多种金属材质和玻璃等材质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独特的表现优势,表达出了现代科技对传统工业的延续与发展,作品中金属元素作为材料媒介直接介入现代陶艺创作,在作品的体量上和构成上非陶瓷材料占据着这件作品的很大比重。可见现代陶艺已经不是单纯孤立的以陶瓷为特征的艺术形式,而是将自身作为当代文化主题中的一个存在部分。又如 :中国陶艺家万里雅的现代陶艺作品《珠玑》是典型的陶瓷装置设计,整体外形如同巨型的中国传统算盘,算珠却是一个个烧制出来的陶瓷地球仪,作品充满了现代性,其中蕴含的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即是对传统精神与设计元素的现实迷恋,也是一次返璞归真的历程,不仅增添了该作品元素的动感与优雅,还实现了作品叙事性的表达。

三、研究主要成果:

“美就是生活一一使人想起生活”,这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论述艺术美时的一句名言。所有的一切艺术活动都是以实物为载体,艺术家以受众为主体对象,运用陶瓷这一载体,注入自己的个性、思想、情感、看法,传递给受众,唤醒受众的精神共鸣,给予受众美的享受和思想的震撼,或心灵的抚慰。现代陶艺已逐渐走出传统陶艺的局限,用现代审美的手段为现代人提 供“感情和思想的魔力”,又从现代审美的角度去创造人类灵魂的微笑”。现代陶艺也是一样的,正在不断创新,结合这个时代的潮流观念和特有的科技技巧。它更为注重表现艺术家的精神世界,从而使陶艺创作成为了一门真正的艺术,艺术风格也正向多元化发展。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现代陶艺这种艺术价值追求的转化表现形式,远比传统陶艺要自由得多,也必将 给陶瓷装饰艺术领域 ,带来更为丰富的美感和表现力,产生更大的辉煌,从而达到迎合受众的精神需求的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