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杨柳村景观资源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2022-06-16 21:47:59

文献综述

摘要:古村落是农业文化遗产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如何实现古村落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文保、旅游和规划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南京杨柳村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坐落于杨柳湖畔,建于明万历七年,是江南村落的典型代表,遗留着南京最大的明清古建筑文化遗产,建筑格局——堂,更是杨柳村历史文化的体现。本文考察分析了南京江宁区杨柳村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模式,对杨柳村现存的景观资源进行调研评价,总结杨柳村景观资源现存的优劣之处。并且通过对国内外重点乡村景观振兴发展模式的研究,探索适用于杨柳村景观资源优化提升的新途径。

关键词:杨柳村;景观资源;文化遗产;优化提升

  1. 引言

杨柳村位于南京江宁区湖熟街道,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是典型的江南古村落,是南京市首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填补了南京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空白。鼎盛时期的杨柳村古建筑群由36座宅院组成,一般为三进、四进、五进,最多的“翼圣堂”为七进院落,带有典型的南京地域特色[1]。1982 年第一次全国文普时尚有13座基本完整,目前基本完整的仅剩3座。虽然建筑遗存损毁严重,但杨柳村仍是南京市现存古民居建筑规模最大的古村落。除此之外,杨柳村还孕育了杨柳高跷、纸扎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杨柳村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古民居建筑的文保级别也升为国家级。近年来杨柳村实施thinsp;“美丽乡村”建设,整治后的建筑风貌与历史风貌差异较大,传统风貌延续不足,杨柳村文化遗存及历史风貌亟待保护。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2.1研究目的

乡村景观资源是构成乡村旅游吸引物的基本要素,是乡村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基础。切实做好景观资源的保护培育、开发规划、经营利用、科学管理,能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区域化协调发展的和谐画面。

本研究从风景园林学科角度出发,旨在对南京市杨柳村现存景观资源进行综

合评价,制定相关规划利用策略在保护的基础上有效利用景观资源,提高杨柳村规划建设质量,优化杨柳村的景观体验感,推动杨柳村旅游的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