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文化在诗词中的体现形式研究文献综述

 2022-01-13 22:34:54

全文总字数:5934字

竹文化在诗词中的体现形式研究

摘要:中国作为竹子的第一大王国,不仅将竹子应用于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而且还将竹子精神化,内化到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精神世界,赋予竹子丰富的文化内涵。竹文化作为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浸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中华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体现,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孕育下的一个艺术珍品。竹子的表现形式很多,有应用到材料方面的,例如乐器、家具等,也有以竹文化的形式直接体现在诗词歌赋和水墨画中,以此表现古人的高尚情操。

本文拟从诗词的角度,重点探讨竹文化在诗词中的体现形式。笔者拟从现有的文献研究中,了解现有的文学研究者对于竹文化与诗词的见解;综合整理中国上下五千年关于竹文化的诗词,以朝代为划分脉络,在朝代的整理中分析诗歌中的“竹文化”内涵,探析竹文化在历史延续不断发展的具体进程。与此同时,剖析古人竹文化与代表文人的性格特征关系。

关键词: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诗词;表现形式

1 研究背景

中国的竹文化由来已久。我们的古人把竹子看作是一种崇高的气节,一种高尚的情操。竹子因此拥有了“岁寒三友”和“花卉四君子”的美称。在古代,许多文人雅士都喜自己手持毛笔,沾上墨水,在薄薄的宣纸上随性挥洒下自己对于竹子的热爱之情。前有诗词,后有水墨画,这多种文学题材,都用着各种方式描写着中国独有的“竹文化”。

这里我们就从诗词的角度来探究“竹文化”的别样意趣。中国经历了上下5000年,统共经历了数十个朝代,要细数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记录竹子的诗词?

那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诗经》是我们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之后,从春秋战国直到近代,都频频有描写竹子的诗词出现。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对于资料的综合整理,更是想从这些古人遗留下来的文字中,体会到古人写下这篇诗词的心情,能够渐渐走进古人的内心,从更深层次来讲,“竹文化”作为中国独有一种文化形式,一种精神特征,我希望能够从这些诗词中体会到竹子的气节操守、竹子的凌云虚怀、竹子的坚忍不拔、竹子的淡泊名利hellip;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