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加强正确宗教观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8 15:27:09

高中政治课加强正确宗教观教育研究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青少年宗教信仰呈悄然上升的趋势,特别在西部社会。关注当代青少年宗教信仰现象,了解西部青少年宗教信仰的现状,分析青少年宗教信仰的原因,探索宗教信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经调查在西部地区抽样调查的青少年中,21.7%的青少年明确表示有宗教信仰,其宗教信仰呈现出信教群体复杂化,信教动机利己化、盲目化等特征[1];青少年信仰宗教的原因主要有国内外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发展落后及社会问题凸现因素、民族传统和特殊家庭因素、青少年自身因素和学校教育缺失因素等;通过对信教青少年和不信教青少年的思想与行为的比较,发现宗教在对青少年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产生影响的同时,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均产生了消极影响,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关键词:高中课堂;政治课; 宗教观;

一、文献综述

一、原因:

(一)家庭因素

经调查发现,有宗教信仰的青少年占总数比例较高的区域大体分布在我国西部,或者少数民族聚居区内。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青少年形成不正确宗教观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在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内,出生就注定会信仰宗教,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在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前就已经成为信徒。 这与新疆政府1990年颁布的规定,宗教职业人员“不得擅自开办经文学校、经文班(或义工班),不得擅自带培宗教学徒和向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灌输宗教思想”显然是相违背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