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纺仪厂项目深基坑支护设计文献综述

 2021-09-27 20:41:23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1基坑工程的发展和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20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基坑工程在数量上急剧增加,在技术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只在少数大型项目中有开挖深度达到10m以上的基坑工程,而且是在较少或没有相邻建筑物和地下结构物的地区。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量的城市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这些高层建筑一般都有1~3层的地下室,相应地带来了基坑的开挖施工,一般的基坑工程开挖深度通常为6~15m。另一方面,一些大城市的地铁工程也相继开始建设施工,随之亦带来大量的地下基坑工程。由于高层建筑和其他地下工程的基坑施工经常遇到各种不同的技术问题,包括极其复杂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致使许多基坑工程成为当地建筑工程中投资大、难度高、风险也大的技术工程,从而引起有关主管部门和工程界的广泛重视。

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大大丰富和提高了我国在基坑工程领域的技术水平。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部分基坑工程全国性的行业标准和省市的基坑工程标准。这些标准的出现,为我国在基坑工程中的设计、施工和工程技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随人们对建筑功能和施工技术要求的提高,基坑工程领域的相关技术水平也会越来越高,并不断向前发展。

由于深基坑工程是一种包含多学科多专业的系统工程,实施时存在着较多风险,稍有不慎就会酿成重大事故和很坏的社会影响,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因此,研究深基坑工程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建筑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既要保证整个支护结构在施工中的安全,又要控制结构和其周围土体的变形,以保证周围环境(相邻建筑、道路及地下公共设施)的安全。在安全的前提下,设计要合理,能节省造价、方便施工、缩短工期。要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质量,必须正确选择土压力计算方法和参数,充分估计水土等各种因素对基坑安全的影响,选择合理的支护结构体系,同时还要有丰富的设计和施工经验。

1.2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基坑工程设计一般包括:(1)支护体系的方案比较和选型;(2)支护结构的强度和变形计算;(3)基坑稳定性验算;(4)围护墙的抗渗计算;(5)降水方案;(6)挖土方案;(7)监测方案与环境保护要求。基坑工程的施工方案应根据支护结构形式、地下结构、开挖深度、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工期、气候和地面荷载等有关资料编制。对于有支护结构的基坑土方开挖,其开挖的顺序和方法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1.3环境要求

在深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前,应对周围环境进行详细调查,查明影响范围内已有筑物、地下结构物、道路及地下管线设施的位置、现状,并预测由于基坑开挖和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必要的预防、控制和监测措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