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电力计量中心大楼基坑支护设计文献综述

 2021-10-22 21:49:17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大量建造,深基坑工程大量出现,深基坑支护由于地质的复杂性、受力状态的多变性、结构形式的多样性,尤其在上海、广州等边坡软弱土厚度大的城市更为明显,致使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问题日益复杂多样化,由于方案选择不当、设计考虑不周和施工管理不到位,导致近年来深基抗工程事故的频繁发生。

为此,以下将就基坑支护设计原则,常用支护技术,基坑中的降水方法和基坑监测四方面进行介绍。

1.支护结构的设计原则支护结构应遵循安全第一、经济第二的原则,即应在保证支护结构正常使用、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省投资。

同时,在设计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1)基坑支护结构[1]应采用以分项系数表示的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2)基坑支护设计应根据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坑周围环境及地下结构设施的影响程度选用相应的侧壁安全等级[2]及重要性系数。

(3)支护结构设计应考虑其结构水平变形、地下水的变化对周围环境的水平和竖向变形的影响,对于安全等级为一级和周边环境变形有限定要求的二级建筑基坑侧壁,应根据周边环境的重要性、对变形的适应能力及土的性质等因数确定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值[3]。

(4)当场地内有地下水时应根据场地及周边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情况和支护结构与基础形式等因数,确定地下水控制方法。

当场底周围有地表水汇流、排泻或地下水管渗漏时,应对基坑采取保护措施[4]。

(5)基坑支护设计内容应包括对支护结构计算和验算、质量检测及施工监控的要求[5]。

(6)当有条件时,基坑应采用局部或全部放坡开挖[6],放坡坡度应满足其稳定性要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