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AS在中国区域的增强定位性能评估与分析文献综述

 2022-01-06 20:00:00

全文总字数:3885字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选题背景全球定位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GPS、GLONASS、北斗和GALILEO等卫星导航系统在全球广泛应用,同时还形成了以这些导航系统为代表的多系统共存局面,多系统组合成为了卫星导航研究的热点,现在大多数研究是基于双系统的,对于三系统乃至四系统组合仍需要不断努力研究。

为了提高GNSS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性能,目前全球的SBAS有美国的广域增强系统、俄罗斯的差分校正和监测系统、欧洲的地球同步卫星导航增强服务系统、日本的多功能卫星星基增强系统等。

星基增强系统(SBAS)通过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向用户播发星历误差、卫星钟差、电离层延迟等多种修正信息,从而实现用户定位精度的提高,满足高精度的用户使用需求。

二、研究目的以伪距单点定位结果为基础,分析和评估多功能卫星星基增强系统在中国区域的增强性能和适用性。

三、技术理论研究现状1.精密单点定位是指利用精密卫星星历和钟差产品,综合考虑各项误差的精确改正,利用伪距与载波相位观测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单机高精度绝对定位的方法。

组合单点定位基本思想是将两种导航定位系统的伪距观测值及相关误差放在一起进行联合平差解算。

不同系统的时空基准不一致,在进行联合平差时需要将伪距观测值进行时空基准的统一。

伪距单点定位很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在有遮挡的情况下,系统可见卫星观测量会大大减少,会出现定位精度过低或者完全不能定位的现象,此外,受卫星截止高度角的影响,导航卫星系统定位性能表现出很大差异。

2.为对BDS与GPS组合系统的标准单点定位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实测数据首先对伪距标准单点定位原理进行阐述,然后对BDS以及GPS数据质量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将单系统与组合系统的标准单点定位结果进行精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观测时间段内,数据没有出现丢失状况,而数据质量都比较好,每个系统所观测到的卫星都符合进行标准单点定位的要求,单系统进行标准单点定位时,GPS 标准单点定位内外符合精度略高于BDS 标准单点定位精度,GPS/BDS联合进行标准单点定位时,标准单点定位精度相对于单系统标准单点定位精度每个方向都有提高,内符合精度每个方向提高较多,大约为50% ,而外符合精度提高较少,大约在20%以下,BDS/GPS 组合系统使卫星的可见数明显增加,总观测数量最高可达到 21 颗,改善了卫星的空间几何结构,且PDOP值远小于单一系统,采用加权整体最小二乘随机模型有效改善了定位精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