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5245字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库存控制的问题研究 库存控制问题一直是国内外连锁超市为了提高经营业绩的尽自己最大 努力去解决的重大问题。控制好库存的管理,从而降低库存,不仅可以 使连锁超市更加完善自己的每一个经营环节,提高利润,而且也可以提高连锁超 市在零售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占据有利于连锁超市持续发展的地位。 国外的有关对连锁超市库存控制问题的研究方面也提出了很多见解, 从 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进驻中国的国外大型连锁超市的成功案例中,就可以 看出, 经营管理者对库存的控制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并且以此来提高企业 的宣传效应和经营地位。 国外的文献对库存控制问题研究的领域大致和国内 相同,基本都指出了库存的控制主要从采购、库存、配送中心等几个方面进 行。同时,国外的文献也提出了对库存控制的新看法。 赛义德.默罕默德.阿加扎德(2004)提到了准时制的经营方式,使企业能够 更好地进行物流管理的控制, 提高供应商和企业的运作效率, 从而降低库存。 他认为物流管理的关键在于企业在生产实践中尽可能使用准时制。 高效的物流管 理确保原始设备制造(OEM)供应商不仅能够同步和及时地向公司提供所需的零 部件, 而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让公司满足所需的产品贮备需求,而不是让公司自 己生产这些零部件。 米尔.萨曼.皮什瓦伊,哈迪.巴塞瑞,莫森舒克.萨贾迪(2009)对提高库存控制的管理措施提出了三项建议,他们认为:(1)库存货物的价格应保持 不变,使库存水平在美元的估算中保持不变。 (2)使库存水平可以平滑地随着时 间的推移来减轻周期性变化的影响; (3)用利率来估算库存资本成本,应当保持 不变。 2、国内对于连锁超市库存控制问题的研究 国内的研究文献对连锁超市在经营过程中的库存控制都指出了其问题 的所在, 并且对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分析,但大多数文献都是针对超市经营环节中 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环节进行分析, 而对各个环节中的库存控制问题都进行 分析的很少。 现就对国内学者对于连锁超市库存控制问题的研究进行简要的 综述: (1)连锁超市经营各个环节中的库存的构成以及其重要性 库存在连锁超市经营过程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影响着各个环节运作的 经济效益。 国内学者对于连锁超市的各个经营环节中的库存的构成大致分类 相同,同时,库存的控制是连锁超市健康运营的必然选择。以下文献为各个 学者对经营环节中的库存构成的见解: 罗齐(2003)认为,物流系统是构成连锁超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连锁 超市经营中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在于有无强大、有效的后勤支援系统,其中以物流 配送系统为最重要。国内的连锁超市公司,或者投资成立自己的物流中心,或是 与知名物流供应商合作,以此掌握强大、有效的后勤支援系统,充分发挥物流配 送的功效, 为超市带来竞争上的优势。 曲丽娜(2007)认为,连锁企业库存构成为:①采购及加工成本。指连 锁经营中发生的订货费用和缺货损失, 以及对购进商品进行再加工而产生的加工 费用;②仓储成本。指物流配送中心库存商品占用资金应支付的利息、储存中的 损耗、保险费以及库房建筑物、仓库、机械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通风照明费 等;③配送及运输成本。指在物流配送(如分货、配货、送货)及运输过程中所 发生的包装费、运卸费等;④人员工资及办公费用等。 马菊花、王建(2007)认为,存货持有成本是指在保存货物上的费用,除了 包括仓储、残损、人力费用及保险和税收费用外,还包括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 连锁超市处于销售末端,面对的是灵活多变的消费者,销售对象的高变化率,要 求其灵活应对。因此,合理的库存是保证其不缺货,提高顾客忠诚度的关键。在存货持有成本控制上, 应采用成本性态分析,找出存货成本与业务成本间的规律 性,确保在适量库存的前提下成本最低。另外,还应注意在核算存货成本时,要 把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计入库存,使库存核算更准确。 杨琳华(2010)认为,物流配送作为联系连锁超市各经营环节的纽带,对超 市的正常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是配和送的有机 结合形式, 是根据各个连锁分店的补货要求和时间计划,对统一采购的各类物品 进行拣选、加工、分割、包装、组配等作业,并以最合理路线迅速、及时、准确、 安全送达制定地点,是一个局部物流,是物流活动在小范围内的整合。 (2)连锁超市库存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连锁超市的管理者在库存方面都做了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但经营 各环节中还是存在库存控制不到位或者遗漏问题所在的地方, 国内文献对连 锁超市库存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隐形成本的忽略、 配送中心的不健全等 方面进行分析。 董兴林、马媛、刘广东(2009)认为:企业库存按其在会计核算中是否得到反映可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个部分。 隐性库存是财务会计核算中没有反映,需要企业在会计核算体系之外单 独计算的成本,它属于管理会计领域的成本。广义上讲,凡是企业在运输、储存、 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中使用自有资源产生的机会成本,都可称 为企业的隐性库存。 曹前(2009)认为:对于连锁超市行业,由于没有生产环节,所以企业的利润 多从商品的进销差价中获得,对于销售价格,各个连锁超市的商品的价格相差无 几,只有从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出发,才能扩大企业的利润源,增强企业的竞争 力。而多数显性成本,诸如运输费用、人工费、税金等等都可以很轻松的进行核 算,进而进行控制,而对于隐性成本,如运输过程中的回程空载费用,缺货损失等 等却无法有效的进行控制。 所以就连锁超市采购过程中隐性成本的控制问题进行 研究,最大程度地降低采购成本,实现连锁超市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和现实指导意义。 以上两个观点主要指出: 连锁超市经营过程中除了显性成本,还存在容易被 忽略的隐性成本,例如在采购过程中,就应考虑隐性库存的存在,这样才能在本质上降低总库存,从而提高经营效益。 赵志江、侯金柱、于淑娟(2004)指出:配送中心强大的作用背后是一个复 杂的需要多方支持的系统, 所以在建设过程中不免会有很多的问题。我国连锁超 市配送中心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配送效率低下;②没有价格优势; ③功能不齐全,现代化程度低;④资金缺乏,形成恶性循环;⑤专业人员缺乏, 员工素质低。 姜文婷(2009)指出:大型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现状为:①物流配送设施落 后;②装卸搬运存在的不合理现象;③在仓储方面商场物流配送存在的现象;④ 物流配送的不合理运输;⑤配送效率低下;⑥管理落后。 以上两个观点主要指出: 配送环节中的配送中心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造成了 配送中心的不够健全,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流通费用,降低了商品的周转速 度,使连锁超市在商品配送环节中的库存增加,造成最终利润的降低。 许艺真(2004)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内资连锁超市由于缺乏资金等原因, 大多采取手工操作或手工与计算机管理系统并行方式管理存货,造成进货量、存 货量、销售量等数据不准确;与供应商不联网,存货信息无法第一时间反馈,导 致进货时间长,滞销品积压等;管理理念落后,同时又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为 防止商品积压、滞销,规避经营风险,内资连锁超市常常采用代销经营方式,把 风险转移给供应商承担,又进一步提高了进货成本。 刘晔、郭跃(2009)我国许多连锁超市内部缺乏应有的通信系统,总店与分 店之间无法及时进行业务指导、销售管理、信息交流以及商品配送和调剂。大部 分连锁店的配送中心尚停留在商品配送的人工管理和记账水平上, 未进入电脑联 网阶段。配送中心支持决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很不完善。缺货断档或库存积 压现象严重,降低了要货、送货的准确度。此外,许多连锁超市与其供应商之间 基本上不能及时进行数据交换, 发货方和订货方无法掌握订货状况、货物在库状 况和在途状况。超市与供应商之间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未能被广泛应用。 以上两个观点主要指出: 物流业务人员的操作不够专业, 以及信息技术落后, 管理效率低都会造成相应环节中成本的提高,是造成库存增加的原因之一。 (3)问题的改进与对策 根据连锁超市库存控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例如加强隐性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完善配送中心系统、提高信息技术化管理以及加强对 物流人才的培训和筛选等, 同时,也列举了沃尔玛连锁超市在这些环节中值得借 鉴的例子。主要的文献有以下几篇: 李传博、韩丽姣(2003)认为,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合理的配送路线,可以 有效提高配送效率, 降低配送费用。进行合理的车辆配载由于各门店的销售情况 不同,订货不大一致,一次配送的货物可能有多个品种,所以,实行轻重配装, 既能使车辆满载,又能充分利用车辆的有效体积,大大降低运输费用。 沈慧峰(2005)认为,通过物流配送中心,沃尔玛的运输、配送以及对于订 单与购买的处理等所有的过程, 都是一个完整的网络当中的一部分。这样的优势 就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在沃尔玛的供应链当中,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把所有 环节上可以节省的钱都节省下来。 这样, 整个链条、 整个环节就可以节省不少钱。 沃尔玛的物流部门进行全天候的运作,而且是每天 24 小时,每周 7 天的运 作。沃尔玛的产品卖得非常多,物流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必须要确保这些产品 是在不断地流向沃尔玛的商店, 而没有任何停止的过程。沃尔玛物流配送中心在 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包括采用一些包括零售技术在内的最尖端的技术,采 用更加先进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效率,节省成本,也使 无缝的供应链成为可能。 赵静(2006)认为,集中采购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和节约采购成本企业对外 采购定价时,把大量分散的重复劳动集中在一起,通过向供应商询价、供应商报 价、汇总,对供应商提供商品的质量、价格、服务、保障度、美誉度、应对突发 事件的能力等方面做出评价、 结合总部和各分公司所做的市场调研,做出采购草 案, 提交集中采购领导小组讨论通过,整个过程可以主要通过电话和传真交流沟 通,日程安排紧凑,占用时间较短,能够大大降低交易费用。 叶平浩、刘莉琼(2007)认为,物流配送管理是连锁超市的一项基础管理, 就连锁超市而言, 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来提升核心竞争力,最为关键的是要树 立 以人为本 的理念, 以及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①建立有效的选人、 用人、留人机制;②建立务实的员工培训制度;③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系统;④ 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 曹前(2008)连锁超市采购部门的领导层要做出科学的决策,应从影响运输合理化的 5 个主要因素(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费用、运输时间) 着手, 从运输系统的总目标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运输子系统中运 输方式、运输路线、运输工具以及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并考 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如计划、运力、供需矛盾等,选择合理的运输方案,降低隐 性成本。 陶春柳(2008)认为,形成的连锁超市信息一体化系统,不仅能够将库存的 实时信息、每一家店铺缺货商品的调配信息等企业内部信息及时送达所需部门, 而且还可以满足企业在销售旺季到来前的存货预警、 热销商品及时补仓等关键节 点的成本控制需求。 总结上述文献可知, 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对连锁超市库存控制问题的研究 重视程度很大。 库存的有效控制是连锁超市提高经营业绩的重要保证,也是 各个连锁超市之间互相竞争的有利关键点。因此,大部分文献都能基本结合连锁 超市的经营现状, 对我国库存控制存在的问题都提出了相对独到的见解,同 时也对这些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的对策解答。本综述结合国内外的各个文献,使大 家对连锁超市在库存控制上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通过阅读、 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领域研究存在 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研究的内容中,大多只是针对某一经营环节中的物流成 本进行分析, 而对各个环节中的库存控制问题的描述过于片面。②对某一环 节中的库存控制问题很少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对比分析, 因而得出的结论缺 乏实际意义。 ③很少有文献对库存控制中存在的隐性成本管理的问题做出相 应的对策研究,且对问题的分析较为笼统,没有详细解说。连锁超市管理者在控 制库存的过程中存在着对问题的遗漏或者片面地看问题等现象, 但正因为如 此, 整个连锁市场呈现出了利用降低库存进行竞争的局面,也使各学者对物 流成本控制的研究更加深入。 在写作本论文时, 笔者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并且结合各学者对库存控制 的研究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 然后探究出经营过程中库存控制的存在着的问 题,寻找根本原因,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得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使本论文更 有说服力,更能让读者直观地看到其基本理论的存在。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