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运输过程风险评估模型设计文献综述

 2022-04-29 21:43:46

文献综述

我国在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定量风险评价方面起步较晚,相关的运输统计数据非常不完善,但仍是一个研究热点。大部分文献多集中在危险品运输事故原因与安全对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定性分析上,定量风险评价研究相对较少,多采用国外最新的事故率数据和风险评价模型。毕军提出了基元路段的概念,描述其相关特征,并建立了有害废物运输环境风险和运输成本计算模型及运输路线优化的多目标决策模型。

孙猛等应用事故统计分析技术对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进行了多方面分析,提出一些减缓运输风险的可行建议。

陈小能从法律法规、技术、管理的要求及工作经验中总 结了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注意事项。

王艳华等建立了危险品道路运输系统模式和系统危险性评价程序,应用ACMS软件系统评估LPG道路运输的最大事故后果。

宇德明、吴宗之、张景林等论述了危险品储运过程危险源辨识、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和安全运输技术,其中吴宗之等也研究了危险品运输过程的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定量评价方法。

庄英伟研究了LPG公路运输风险的定量评价方法,提出了风险分析的基本程序和定量风险评价模型。

魏航和李军等探讨了时变条件下危险品运输的影响人员风险评价,将运输风险分为人员风险、环境风险和财产风险3部分,研究了运输过程的区域风险差异和个体风险差异,构建了风险平衡性模型,也分析了危险品运输的外部成本问题。此外,与郭晓琳等将事故分级引入风险度量模型,可有效地克服原有模型的评估误差。

王刊良比较了常见的危险品运输风险评价模型,研究了模型的性质和双准则分析方法;描述了危险品运输后勤学的研究动态,包括风险表示与分析、运输过程选线、处理点选址、综合选线与选址以及危险品后勤管理与DSS、GIS的结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