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化合物XJP-B 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与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0 21:36:07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进展

  1.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由AS 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致死和致残的原因。根据中国卫生部2008 年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城乡居民死亡原因普查,死于AS 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的约占总死亡人数的30%。大约75%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60%的颈动脉疾病是由AS 易损斑块的破裂造成的。

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是血管壁对各种损伤的一种异常反应,具有经典炎症变性、渗出及增生的特点。炎症反应贯穿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各个阶段,可能是多种致动脉粥样硬化因素致病机制的共同环节或通路。炎症机制不但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而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巨噬细胞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最主要的炎性细胞。

  1.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目前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可使用阿司匹林类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用于预防血栓,此外可使用他汀类的降胆固醇的药物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对于冠心病患者还可使用琥珀酸美托洛尔、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抗缺血药物改善缺血,对于狭窄较严重的血管,还可考虑进行支架置入或搭桥手术进行血运重建,以改善器官缺血。然而目前的治疗策略主要是采用预防的方法,对于已发生的动脉粥样硬化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

  1. 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问题与解决

到目前为止,虽然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存在多种学说,涉及多种可能的机制,以至临床缺乏有效的防治药物。

考虑到以上问题,本实验室通过前期筛选得到一个天然产物XJP-B,发现其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有很好的活性,并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炎症机理研究天然产物XJP-B抗动脉粥样硬化可能的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全新的药物,并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进行探索与阐述,也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全新的靶点。

  1. 巨噬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直接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和脂质沉积。以往的研究表明,巨噬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损伤巨噬细胞中的胞线粒体氧化应激通过促进NF-kappa;B介导的单核细胞进入和其他炎症过程,增强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巨噬细胞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与治疗的重要靶细胞。

  1. NF-kappa;B信号通路

NF-kappa;B家族成员与逆转录病毒癌蛋白v-Rel有结构上的同源性,因此将他们归类为NF-kappa;B/Rel蛋白。在哺乳动物中该家族有5种蛋白,分别为:RelA(p65),RelB,c-Rel,NF-kappa;B1(p50)和NF-kappa;B2(p52)。其中RelA(p65)的C端存在反式激活结构域使其得以激活目标基因。

NF-kappa;B信号通路是由细胞外的刺激引起的。细胞外信号因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开启了一连串下游的反应。受体蛋白接受刺激后先活化NF-kappa;B的抑制蛋白Ikappa;B的激酶IKK。IKK将细胞内NF-kappa;B·Ikappa;B复合物的Ikappa;B亚基调节位点的丝氨酸磷酸化,使得Ikappa;B亚基被泛素化修饰,进而被蛋白酶降解,从而释放NF-kappa;B二聚体。自由的NF-kappa;B会进入细胞核,与有NF-kappa;B结合位点的基因结合,启动转录进程。NF-kappa;B也会激活Ikappa;Balpha;基因的表达,新合成的Ikappa;Balpha;重新抑制NF-kappa;B的活性,从而形成了自发负反馈环,这样的设计原理将形成NF-kappa;B振荡的现象。因此,生理状态下NF-kappa;B的激活是瞬间现象,伴有适当的免疫表达及应激性基因表达。相反,延长的或是不适当的NF-kappa;B微活则是发生疾病的表现。参与AS形成中炎症反应的相关基因多为NF-kappa;B的靶基因,受NF-kappa;B的调控.因此NF-kappa;B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AS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