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拉格雷钠、奥扎格雷钠及肉桂酸的代谢规律及比较文献综述

 2023-02-15 18:17:05

一、课题背景吡拉格雷钠是由广州博腾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与合肥医工医药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的1.1类新药,是根据生物电子等排原理,以已上市抗凝血药物奥扎格雷钠为先导所制得的新一代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I期临床研究显示吡拉格雷钠主要形成苯丙酸衍生物和苯甲酸衍生物,但对于这两种代谢物的来源并不清楚。

其结构类似物奥扎格雷钠在人体和大鼠中也发生相同的代谢类型,虽然奥扎格雷钠已上市多年,但是对于其在大鼠和人体中的两种代谢物的来源却并没有文献报道。

二、 要解决的问题鉴于I期临床研究显示吡拉格雷钠主要形成苯丙酸衍生物和苯甲酸衍生物及其葡萄糖醛酸结合物而在人肝微粒体中均未发生这种代谢。

有文献报道已上市药物奥扎格雷钠在人体和大鼠中也代谢为其苯丙酸衍生物和苯甲酸衍生物[2],并且在前期预实验中我们在微粒体中也未找到这两种代谢物,本课题以吡拉格雷钠、奥扎格雷钠和肉桂酸为工具药物,主要研究苯丙烯酸类药物的代谢途径,为寻找新的代谢物途径提供线索。

三、 可行性分析基于药物本身结构和代谢产物性质,对比类似物肉桂酸,有文献显示肉桂酸在大鼠肝线粒体中代谢,形成相应的苯甲酸衍生物[1],由肉桂酸形成苯甲酸衍生物属于-氧化反应,提示吡拉格雷钠可能与羟基肉桂酸在线粒体中的代谢类似,形成相应的苯丙酸衍生物和苯甲酸衍生物,随后苯甲酸衍生物和苯丙酸衍生物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相应的葡萄糖醛酸结合产物。

由于饱和脂肪酸也发生-氧化反应,有可能存在苯丙酸衍生物向苯甲酸衍生物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先发生脱氢反应生成原药(吡拉格雷钠、奥扎格雷钠、肉桂酸)的情况。

由苯丙烯酸类药物生成苯丙酸代谢物的反应类似脂肪酸生物合成过程中的第二次还原反应,双键被还原,此过程需要NADPH、CoA、ATP的参与,类比此过程,三种药物苯丙酸代谢物的生成可能也需要这些辅因子,代谢场所可能发生在微粒体和线粒体。

四、 研究方法和内容1、吡拉格雷、奥扎格雷、肉桂酸在大鼠肝线粒体中代谢研究1.1 大鼠肝线粒体的制备1) 分离缓冲液的配置: 0.25M蔗糖溶液,2mM HEPES2) 分离过程I.雄性大鼠,禁食过夜,处死后,即刻取出肝脏,置于烧杯中,用预冷的生理盐水洗去血液。

肝脏置于冰板上剪碎,每1g肝脏加入10倍体积预冷分离液,转移至匀浆管中进行匀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