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G中间体有关物质分析方法开发与验证文献综述

 2022-12-03 14:57:53

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 选题背景

GPG为抗癫痫药,临床上用于治疗其他抗癫痫药无效的癫痫,特别是部分性发作。该药物作为gamma;-氨基丁酸(GABA)的类似物,能特异性地与GABA氨基转移酶结合,对GABA转氨酶有不可逆抑制性,通过增加脑内GABA的水平而发挥治疗作用。传统工艺均采用丁四醇制备GPG,现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GPG制备方法(以下简称方法A),合成路线中涉及若干中间体,而中间体质量控制对于生产出合格的API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建立GPG中间体的有关物质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以证明其能够满足质量控制的需求。

1.2 研究意义

药品中的有关物质泛指在药品的生产与储存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杂质或降解产物,有关物质的存在会影响到药品的纯度,可能产生毒副作用,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检测。有关物质的控制是药品研发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关物质的控制贯穿API生产所涉及的起始物料、中间体的全生命周期。其中,关键中间体有关物质的控制可为工艺条件的优化提供参考,显得尤为重要。

2.研究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具有灵敏、快捷、准确的优势,是目前测定药物中有关物质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被各国药典广泛采用。根据待测物质结构,可以选择不同分离原理的色谱类型。本研究拟采用HPLC,运用梯度洗脱对GPG合成路线中的中间体进行有关物质分析。

3.文献综述

GPG通过降低gamma;-氨基丁酸-T的活性,从而增加大脑中gamma;-氨基丁酸的浓度。这种机制能有效降低成年rCPS患者和小儿痉挛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是第一个基于疾病病理生理机制开发设计的抗癫痫新药。基于对GABA神经递质系统与癫痫发病关系的认识,科学家们合成了GABA类似物,使该化合物与GABA竞争,通过抑制GABA氨基转移酶,延缓GABA的代谢,增加GABA能的神经传递及其介导的神经抑制作用,达到抑制癫痫发作的效果[1]。目前GPG在2019年发布的《第二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中被列为临床急需用药,适应证为:1个月到2岁婴儿的婴儿痉挛症(IS);与其他疗法一起用于治疗10岁及以上成年人和儿童的难治性复杂部分发作性癫痫(CPS),原因为“儿童用药和罕见病用药”[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