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酶的微生物发酵优化文献综述

 2021-09-27 00:13:00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陈 步 兵学 号:1310110215所在学院:药学院专业:药 学 类 设计(论文)题目:漆酶的微生物发酵优化指导教师:周华 2015年2月5日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 献 综 述1.1 漆酶的微生物发酵优化背景 近年来生物发酵相关工程技术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在农业生产方面,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发酵,收集菌体或相关代谢产物用于增产、防病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

其中获得关注最多、研究范围最广的主要集中在如何优化发酵工艺,增加不同微生物的发酵相关产物。

众所周知,不同的微生物由于自身菌种特性,需要不同的发酵条件才有助于其有益发酵产物的生成, 因此目前国内外对发酵工艺的优化研究,主要围绕培养基不同成分如碳源、氮源、微量元素等的选择,以及发酵条件包括发酵温度、pH 值,溶氧量等的优化。

通过采用不同的工艺优化方法,有效提高发酵过程的生产效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发酵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1]。

本课题内容及要求:针对杂色云芝菌发酵产漆酶体系,对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及发酵条件进行实验研究。

在保持高产漆酶率的基础上,筛选价格低廉的碳源和氮源进行发酵,并对调整培养基组成后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为高产漆酶奠定实验基础。

1.2 漆酶的发酵制备及分离方法1.2.1漆酶的发酵制备1.2.1.1菌种彩绒革盖菌(杂色云芝),保存于PDA培养基(土豆20%、葡萄糖2%、琼脂2%)上,4℃条件备用。

1.2.1.2液体培养基葡萄糖20g/L;蛋白胨3g/L;磷酸二氢甲1g/L;十二水磷酸氢二钠0.2g/L;七水硫酸镁0.5g/L;微量元素1ml/L,pH自然(约4.7)。

1.2.1.3种子液制备 在液体培养基接入PDA固体培养基上培养7~9d的菌种若干片(d=60mm),25℃下静止培养至菌丝悬浮于整个瓶底(约5~6d)即可使用。

1.2.1.4漆酶的制备 按20%装液量装入指定培养基,121℃下灭菌20min,接种时将种子液取出倒入含玻璃珠的无菌容器中振荡,使成均匀菌丝液,每瓶中接入2%菌丝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