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红花黄色素A抑制DSS诱导的结肠炎研究文献综述

 2022-01-05 20:01:38

全文总字数:10337字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结肠炎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是21世纪的全球性疾病,流行病学不断发展,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在西方国家则趋于稳定[1]。

其主要包括两种类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2]。

人们普遍认为IBD与遗传性易感宿主肠道微生物对上皮内膜浸润的不受控制的黏膜免疫反应有关[3]。

在最近对IBD的病理生理学的回顾中, Holtmann等人描述了确定IBD症状表现的潜在因素[4]。

影响结肠炎发生发展的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重叠的,包括肠脑轴疾病,遗传因素,肠道菌群的感染和紊乱,低度粘膜炎症,免疫激活,肠道通透性改变,饮食和环境[5]。

IBD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容易导致结肠癌的发生[6,7],因此控制其病情发展并缓解相关症状成为了现阶段抗IBD药物研究的首要任务。

目前口服消炎药5-氨基水杨酸、免疫抑制剂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和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是临床治疗IBD的常用手段[8],但这些药物并未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存在副作用较多等问题。

因此,进一步探明IBD的发病机制,研究新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2.结肠炎治疗方向粘膜巨噬细胞代表了肠内最大数量的单核吞噬细胞,在粘膜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