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防“水渍”整理研究文献综述

 2021-10-22 21:46:43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1选题背景及意义在纺织品的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一些薄型、化学纤维类制品在遇到沾水、干涸后会出现一圈圈的难看水渍,这种水渍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纺织品的外观,还会对生产过程造成影响,导致水洗返工数量增多,增加成本。

水渍印的形成是一种物理现象,它与布面物质重新分布有关。

重新分配的物质如果改变了布面对射入光线的吸收和反射,就会在水滴处和邻近处反映出差异来。

这种在水的作用下能够重新分布的物质应该是能溶于水或能分散于水中的物质[31]。

出于这点考虑,纺织品在染色最后所带的水溶性物质及染整过程中纤维内部泳移出的染料,未固着的整理剂及残存的纺丝油剂和助剂均有可能形成水渍印。

可对纺织品进行功能整理,利用具有低表面能的整理剂,藉助表面层原子或原子团的化学力沉积或吸附于纤维和纱线上,改变纤维表面的性能,使纤维表面的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使织物不易润湿[14]。

织物的亲疏水性能主要取决于所用纤维的表面及其编织的紧密程度。

由于织物为多孔结构,具有芯吸性,所以无论是亲水性纤维还是疏水性纤维编织的织物均不能有效阻止水的润湿和渗透,需用化学整理剂对纤维织物进行处理以增加其拒水整理性能,又不影响织物的其它性能[7]。

从而使织物不易被水沾湿,防止了水渍的形成。

有机硅助剂适应性好、用途广泛,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功能性表面活性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