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鸟类多样性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关键影响因子文献综述

 2022-07-02 22:21:56

校园鸟类多样性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关键影响因子

文献综述

1.校园鸟类研究现状

鸟类是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体均被羽,恒温,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当今世界,记录有9900多种的鸟类,90%以上鸟类生活在陆地和淡水区域[1]。中国现有鸟类1332种(2261种及亚种),隶属于24目 101科429属[2],其中105种为特有种[3]。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的宝贵遗产,是地球几十亿年发展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的保障。然而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人类大量占领野生动物的生境,导致生物多样性问题突出,野生鸟类的数量和种类也不断下降。根据《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统计,目前我国鸟纲受威胁的比例为7.36%,近危的比例为7.36% [4]

目前我国多地已开展城市化对鸟类影响的研究,安徽、陕西、威海市、南京等地进一步开展了高校区域内鸟类调查与研究工作,以总结出鸟类群落多样性在城市内的高校区域里的变化。寇辉辉等人对安徽科技学院校园的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发现鸟类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其中冬季鸟类数量最多;春秋两季鸟类种类最多,多样性指数也较高;夏季鸟类种类和数量最少,但均匀度指数最高[5]。程伟等人对南京晓庄学院方山校区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发现大学城校区绿化区鸟类丰富度最高,水域次之;春季鸟类资源较秋季丰富[6]。李金钢等人对陕西师范大学校园鸟类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校园内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都较多,优势种多为可与人类共生且耐受人为干扰的物种[7]。刘永飞等人调查了渭南师范学院的鸟类组成及数量,从生物多样性指数及生境相似度方面分析发现校园绿化对鸟类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8]。高伟等人从绿化面积、城市栖息地的空间异质性、生境破碎化程度以及人为干扰等方面对城市鸟类丰富度与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做出分析,发现鸟类的多样性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9]

不仅国内,国外也从事着同样的城市化鸟类群落多样性的研究工作。Aronson等人提出了城市绿色空间管理的理念,认为城市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通过计划且城市绿地为人类提供了一系列的好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十分重要,所以可以通过加强公共管理实践和提高科研合作促进城市绿色空间管理的发展来减少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0]。MYLAF.J等人认为理解城市绿地生态多样性保护的基本问题是极为必要的:城市绿化的措施的必要性和持久性[11]。Adeyanju T.A等人调查研究Elizade大学森林及周边环境的鸟类以保护Elizade生态系统景观项目[12]。A.Liker等人1997年至2006年,在匈牙利收集了超过1000只成年麻雀的鸟类数据,发现在不同的地点,自由生活的麻雀的身体质量、长度和身体状况各不相同:在更城市化的栖息地,鸟类的体型要比在更多的乡村栖息地的鸟类更小[13]。Liu J.等人汇编了71所中国大学校园的物种名单并收集了每个校园的环境数据,包括校园年龄和地区和气候和地形,探索物种丰富度、组成和特征的分布模式和驱动因素,为校园植物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基本但多样的数据库。研究发现,中国的大学校园保持着大量的植物多样性,包括至少1565个木质和1614种草本植物。许多濒临灭绝的物种如果具备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宜特征,就可以在这些人类友好的城市生态系统中得到保护[14]

2.研究原因

我国全国各地高校数量众多,能够一定程度地代表某一城市化区域对鸟类的影响,且各个高校绿化程度有一定差异,也就导致了校园鸟类数量和种类的不同。因此,深入高校内部,进行实地调查统计鸟类的分布,从而分析了解鸟类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出优化高校生态环境配置的方法,能够提高对环境影响的认知,从而合理配置高校的绿化区域甚至城市的绿化方案。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探明南京各大高校内分布鸟类的种类、数量及居留情况等。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众多学者认为城市化对鸟类生物多样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可以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措施改善城市、高校内部绿化,提高环境质量,优化植被种类配置,使城市区域的生态环境契合鸟类正常生存繁衍需求,以达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