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的化学改性及其对苯酚废水的治理文献综述

 2022-03-12 15:20:25

壳聚糖大分子链上分布着大量羟基、氨基,还有一些N-乙酰氨基,它们会形成各种分子内和分子问氢键,从而形成了壳聚糖大分子的二级结构。同时,由于这些基团的存在,使壳聚糖也可借盐键形成具有类似网状结构的笼形分子,对过渡金属离子、酸、染料、蛋白质等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目前,壳聚糖球形颗粒制备的方法主要有反相悬浮聚合技术和滴加成球法。反相悬浮聚合技术属化学方法,是将水溶性单体在有机溶剂中分散成细小液滴并进行交联的技术常用的交联剂有甲醛、戊二醛、环氧氯丙烷等,常用分散剂有液体石蜡、甲苯、氯苯及其混合液等等。其制备的影响因素,除了选取适宜脱乙酰度的壳聚糖与交联剂的配比外,还有反应条件的最佳化、致孔剂的选择与用量等。滴加成球法属物理方法,主要制备毫米级的小球颗粒,多用注射器挤压法。过程主要是先将壳聚糖在酸中溶解,再滴到碱液中成球形。壳聚糖成球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壳聚糖浓度、凝结液组成、液滴大小等。

丁明等以Fe3O4作为磁性内核,利用液体石蜡作有机分散介质,甲醛、戊二醛作交联剂,通过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了单分散分布的强磁性微球。对磁粉内核的制备条件及微球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产物进行了初步的性能表征。余艺华等采用体积比为3:1的氯苯/甲苯混合溶液作分散剂,戊二醛为交联剂,Span为乳化剂,制备出球状壳聚糖树脂。试验过程发现,影响壳聚糖树脂成球质量及粒径大小、粒径分布的因素有很多,如分散介质的种类、用量、搅拌速度以及所用壳聚糖的浓度等。应国清等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微球后,利用甲醛与壳聚糖微球上的氨基反应生成希夫碱,再用环氧氯丙烷交联,使得交联人部分发生在羟基上,交联结束后,再用酸脱去希夫碱,得到保留氨基的微球,同时用加入致孔剂的方法来提高微球的孔隙率,经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测定其结构,制得的最优多孔壳聚糖吸附剂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量大于600mg/g。邓俊等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交联壳聚糖微球,再与alpha;-酮戊二酸反应生成Schiff#39;s碱,NaBH4还原制得改性壳聚糖微球,经FTR、SEM和XRD法表征结构,并应用于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研究。

除了利用反相悬浮交联技术以外,近年来,滴加成球法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张所信等硏究了球形及中空球形壳聚糖的制备方法,提岀成球机理并分析成球影响因素,比较不同交联方法得到交联球的性能。 M. s chiou等用滴加成球法制备了球形壳聚糖树脂,并用环氧氯丙烷、戊二醛及乙二醇双缩水环氧丙基醚作交联剂得到球形环氧氯丙烷交联壳聚糖糖树脂,该树脂对染料的吸附容量较大,同时还建立了该材料吸附染料的吸附平衡及动力学模型

Ruey-Shin Juang等用针筒将壳聚糖溶液压入1%戊二醛溶液中,过滤、洗涤后,冷冻干燥得到粒径约2mm球形交联壳聚糖树脂,还硏究了pH对该树脂吸附金属离子的影响。黄惠莉等用针筒将壳聚糖溶液压入0.125mg∙L-1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粒径约2~3mm球状颗粒。将颗粒洗至中性,再加入一定浓度的交联剂,即可得到壳聚糖微球树脂陈飞等将壳聚糖乙酸溶液,用蠕动泵通过7号针头滴加到凝浴液中

(NaoH∶CH3OH:H2O=2:4.5:2.5)制得壳聚糖凝胶树脂微球,用乙二醇缩水甘油醚EGDE)对壳聚糖微球进行交联。梁足培等将壳聚糖醋酸溶液用5号针头注射器滴入200mL浓度20mg∙L的三聚磷酸钠溶液中固化2h,得到粒度均匀、形状规则的白色壳聚糖。

胡巧玲等以壳聚糖为基质,采用共混法引入四氧化三铁磁性颗粒,以硅胶为致孔剂,在热NaOH溶液中溶岀硅胶致孔,采用高压静电法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结果表明高压静电法制备的磁性硅胶壳聚糖微球粒径可通过微量进样器的针头大小控制,并且粒径分布均匀,重复性和可控性好。贺小进等设计了一套易于工业化生产的装置,把不同浓度的壳聚糖乙酸溶液存于高位槽中,从一定压力的喷嘴中流岀,喷嘴口有一环形喷气口,气流将滞留在喷液口上的液体吹lambda;控制温度的凝结液中,从而形成不同粒径的球形颗粒,然后再用交联剂交联固化成球。

1.2.4微波作用下壳聚糖的化学改性研究现状

微波( Microwave)是指波长为1m-1mm的超高频电磁波,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微波输出功率从数微瓦至数千瓦不等,使用最广泛的频率是2450MHz(波长12.2cm)。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