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控制优化的实现——以“启信宝”为例文献综述

 2022-01-02 22:22:25

全文总字数:3894字

文献综述

一、前言

2019年8月,招商银行与钱端公司 14亿元逾期事件备受业界关注,事涉9000余名投资者,并引起中央第十二巡视组的关注和介入。此后,招行通过总-分-支架构,自上而下进行层层动员,运动式推广大幕由此拉开,钱端的推广任务也顺利进入到了新一年的所有一线营销员工的平衡计分卡当中。

考核的压力掩盖了风控的诸多问题,但是,风控的边界决定收益的边界。国内的商业银行,从来就不是金融创新的先遣队。钱端APP在开发完成之后并没有在分行和支行进行很好的业务培训,一线员工对此产品认知比较模糊,只知道不推广会影响到个人奖金和职场升迁,并没有全面理解风险点。钱端受害者之所以众多,一方面源于营销条线不遗余力地推广;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源于投资者对招行背书的信赖。从媒体报道来看,招行在推广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到尽责告知的义务和风险提示,尤其是2018年4月以后,对相关情况没有及时公告。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2.1国外研究概况

夸克和克里罗宾逊(2003)和戴维·莫德(2010)等学者从个人理财的操作方式以及系统构建和维护、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以及服务水平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私人银行业务,以及人性化的理财服务将是未来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趋势。约瑟夫·迪万纳(2012)提出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开展中,稳定客户关系及客户忠诚度维护的重要性,提出应加强与客户建立信任,使得银行能够更有效的开展理财服务,通过多元化的理财产品组合,增强个人理财服务的针对性。Jack R.Kappor(2014)对个人理财规划、个人理财产品的购买决策、保障资源、金融投资战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个人理财业务应与个人理财客户的需求相结合,加强理财技术创新和理财科学筹划。

综上,国外学者目前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并将个人理财业务作为新时期银行业务的重要拓展,提出应加强个人理财服务水平,并加强理财筹划,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