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策略文献综述

 2021-12-28 21:31:05

全文总字数:3930字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本文从信息安全和区块链技术两方面,总结了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

1. 信息安全1.1发展现状近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各单位、企业纷纷建立起各自的门户网站,并将可公开可共享的数据放在网站上,提高协同工作效率,但同时出现较多信息安全问题。

在诸如互联网、电子商务、信用经济、网站等方面,比较常见的攻击手段包括暴力破解、恶意篡改信息、拒绝服务攻击等,导致信息泄漏,同时相关服务也无法继续使用。

丁庆洋在2018年发表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信息安全保护框架》[1]这篇文章中指出,数据传输层以及应用控制层面临的安全威胁最多也最为广泛,主要包括拒绝服务攻击、路由攻击、控制网络、DoS攻击、汇聚节点攻击、方向误导攻击、黑洞攻击、泛洪攻击用户隐私泄露、非授权访问、恶意代码、分布式拒绝服务、数据挖掘中的隐私泄露、控制命令伪造攻击、漏洞攻击、病毒木马、数据库攻击、云计算服务威胁。

随着攻击手法技术的升级与发展,对于各类安全检测与防护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发现问题并实时进行分析与抵御成为了各行业的关键点。

各行业对于信息安全的保障能力体现在如何主动监视威胁、如何汇聚各方面公开信息、如何快速定位安全威胁、如何识别新型的攻击手段、如何分析威胁手段并进行应对等等。

钟征燕在《基于区块链的企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研究》[2]一文中指出,现今已推动分级保护、整体防御、动态管理的有效策略组合。

1.2各行业信息安全发展1.2.1 互联网产业网站在互联网 的浪潮下,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可利用的漏洞也越来越多,信息系统数量也不断增长,数据的安全问题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会成为一个常态化问题,同时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而现今,为了保证服务的安全运行,数据的安全存储,大多通过增加补丁、扫描漏洞、评估风险等方法,并不断的进行安全软件的叠加来实现提升安全防护能力,但同时,也降低了运行的效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