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及防范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9 09:56:21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及防范研究

摘要:P2P网络借贷是一种独立于正规金融机构体系之外的个体借贷行为,能够为用户提供比传统金融机构更加简单、快速、方便的贷款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低收人人群的资金短缺问题、同时也满足了大众理财需求,提高了社会效益。但是,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P2P 网络借贷风险问题日益凸显,例如信用风险、监管缺失风险、业务管理风险、信息技术风险、用户信息泄露风险、平台倒闭等,尤其是因信用风险防范不足而导致的违约事件更是频繁发生,造成出借人资金损失的同时,也影响了 P2P 网络借贷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分析P2P网络信贷的形成、发展现状、主要模式、现存的信用风险和防范措施,提出解决建议和对策,为制约我国P2P网络信贷信用风险作出理论贡献。

关键词:P2P网络信贷; 信用风险; 风险防范;风险监管

一、文献综述

通过学习研究陈初的对中国“P2P”网络融资的思考,彭冰的P2P网贷与非法集资,张正平和胡夏露的.P2P网络借贷:国际发展与中国实践,谭中明、姜苏航和谭璇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风险的生成、影响和评测,王长江和杨金叶.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监管模式研究,谭中明和朱文瑶的我国P2P网贷行业典型运营模式比较研究等研究成果,对我国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和防范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期刊文章对本文撰写信用风险现状、类型、风险形成原因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陈初(2010),通过对中国网络信贷经营模式和风险的分析,得出必须引入银行对借款人的信用进行评估,必须强化对恶意赖账的追款,才能使得P2P网络融资健康增长。同时,鉴于“P2P”网络融资的重要意义,有关部门应该对其加强监管与引导。陈初认为网络借贷经营模式主要分成四类。一是以企业网上行为参数为基础综合授信。银行先对贷款企业进行综合授信,然后由贷款企业客户进行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信贷风险由银行和贷款企业共同承担。二是做银行金融业务前端流程的外包服务商。网络信贷企业与国内银行共同拓展合作,主打贷款超市概念。三是“P2P”网络融资模式。四是建立为学生提供贷款的社区。

张正平和胡夏露(2012),深入分析了国外P2P的产生、发展现状、主要模式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P2P发展的主要模式和新探索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彭冰(2014),从性质上分析,所有的 P2P 网贷都构成了非法集资活动。但考虑到合理的社会需求,监管者可以在不触及犯罪底线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通过适度监管,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发展。监管者应当颁布安全港规则,划定合法的边界,引导中国 P2P 网贷业界采取合理和适当的商业模式,保护投资者和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谭中明,朱文瑶(2014),通过结合我国P2P网贷行业的具体实践,比较各种典型运营模式的优劣,进而探讨其健康发展对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