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2021-09-27 00:13:10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会计体系及其分支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并逐步完善,起到了帮助人们管理日常财务活动的重要作用。

由于企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正确地对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概述国务院于1998年颁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首次在法律方面对事业单位的概念做了明确界定: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它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1]。

事业单位多针对我国而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机构名称;对于国外而言,其属于非营利组织的范畴。

企业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经济组织。

在现代会计中,企业会计是用以监督和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流通领域、生产领域的企业内部经营资金活动情况的会计体系,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企业实现其获取利润的目的服务的;事业单位会计是以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作为对象,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是我国特有的会计术语,在多数情况下也可对应于西方国家的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2]。

相对于我国而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研究己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产生于19世纪中叶,其中以美国作为其国外理论界的代表,而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也于1984年开始逐步形成。

如今,西方对于该体系的研究己有近百年的历史,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例如,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简称G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简称FASB)分别负责制定和颁布了美国非营利性组织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公立和私立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规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