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造假成因及对策文献综述

 2022-01-17 21:32:56

全文总字数:5338字

文献综述:公司财务造假成因及对策

  1. 引言

本篇论文根据国内外多篇优秀文献,对我国企业的财务造假现象进行探讨研究。改革开放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序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让企业稳定长远的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注重经济效益最大化成为每个上市公司的目标。但是,近几年资本市场上滋生越来越多的财务造假现象,涉案金额巨大,造假手段令人眼花缭乱,造假手法更加隐秘大胆,对资本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不断挑战经济社会的道德底线,成为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因此,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容不得任何误导性、虚假性信息。关注财务造假现象也成为资本市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1. 国外研究现状

从1990年左右开始,国外的学者们针对财务造假的动因就已经展开了研究。其中比较出名且发展至今的有四个舞弊理论。

Bologna 和 Lindquist (1999)提出了“冰山理论”。该理论把舞弊行为比作海上的一座冰山,露出海平面的部分是舞弊结构方面的考虑因素,是舞弊发生的表面原因。这部分内容是容易被发现和察觉的。而海平面以下是舞弊行为方面的考虑因素,它是舞弊发生的根本原因。该部分内容是难以察觉的。该理论认为,在海面之上的仅仅只是舞弊考虑因素的一小部分,而导致舞弊的关键因素是行为方面的,真正起主导作用的部分在海面以下。因此,在研究舞弊时应结合结构和行为两方面的因素加以考虑,并重点关注行为方面的因素。

Albrecht等人(1995)提出了“舞弊三角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为,舞弊的原因由三个要素构成:压力、机会和借口。压力是促使行为主体产生舞弊需要的因素,机会是使得舞弊行为顺利进行的外在环境和条件,它能够提高舞弊的可行性,同时又使得舞弊不易被发现,借口是某种行为的合理化理由。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舞弊的产生与否,缺一不可。

美国学者 Bologna等人(1993)提出“GONE 理论”,它是对舞弊动因分析的代表性方法之一。“GONE”的四个字母分别代表舞Greed、Opportunity、Need、Exposure。其中贪婪和需要被称为内部因子,机会和暴露被称为外部因子。这四个因子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舞弊行为是否会发生,即当舞弊者本身具有贪欲,并且需要达到某一特定目的或获取不当利益时,只要有机会,并认为被发现的可能性不大或成本不高,就一定会进行弊。

“舞弊风险因子理论”是 Bologna 和 Lindquist 依据“GONE 理论”所形成的舞弊动因理论,是对“GONE 理论”的延伸。该理论将舞弊风险因子划分为个别风险因子和一般风险因子两大类。个别风险因子是外部环境难以控制的因素,因个体自身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和舞弊动机;而一般风险因子是能够被外部环境所控制的因素,主要包括舞弊的外在机会、被披露的概率及受到惩罚的性质和力度。

财务造假防范治理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