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企业主动式关系修复机制、路径与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2021-12-17 23:29:38

全文总字数:3057字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研究背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数字经济,开启了数字时代,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自媒体等一系列新业态应运而生。

其中,作为数字经济发展重要组成的平台经济,具有高效匹配供需、降低交易成本、发展潜在市场等重要作用[1]。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3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精简审批优化服务精准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中提出要建立健全企业复工复产诉求响应机制:完善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协助受疫情影响出现订单交付不及时、合同逾期等失信行为的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工作[2]。

平台企业作为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形式,其信用修复机制有着重大的价值。

同年1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为预防和制止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引导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促进线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草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国家反垄断的举措对平台型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冲击及促进作用,对于规范平台企业的管理有着重大意义价值。

综上,基于新冠疫情后复工复产的需要以及国家对平台企业反垄断的举措,本文尝试通过进行不同修复机制的比较研究,探索适合平台企业的关系修复机制的发展路径以及完善策略,期望对平台企业的恢复以及可持续发展有所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平台企业主动式关系修复机制研究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疫情后复工复产过程,以探索平台企业信任机制重构的价值意义为背景,对平台企业及信用修复概念的进行界定,并将已有的理论成果应用到具体企业的研究中;二是尝试梳理并构建平台型企业主动式信用修复机制的框架体系、发展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希望能够对相关平台企业主动进行信用修复的行为具有借鉴意义。

(一)理论意义在信用经济时代,信用成为信用主体的经济身份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