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某疗养院体检人群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9 15:05:51

体检人群焦虑抑郁状况的研究进展

摘要:为提高体检人群对心理体检的重视程度,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文章对焦虑、抑郁以及焦虑抑郁共病的概念、流行病学调查、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综述。影响因素主要分为社会人口学因素、慢性躯体疾病因素、生活方式。三大结果显示:体检人群的抑郁、焦虑情绪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以及睡眠情况、生活满意度、卫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关键词:体检; 焦虑;抑郁;影响因素

一、文献综述

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追求健康也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力。[1]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体检。通过健康体检,可以直观和客观地反映人群的健康状况,如高血压、高血糖等生理状况,以便针对性地对影响健康状况的不良因子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我们可以发现,在大多的常规健康体检项目里仅包括生理项目的体检,很难找到心理体检这一项。这是极不科学的。WHO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精神压力,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情绪问题。心理体检适合所有参加健康体检的人。通过心理体检能够更好地了解体检者的心理状态,早期发现潜在的心理情绪障碍和影响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筛查出易感人群,及早干预与诊疗,防止心理问题演变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帮助体检者不断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心理健康素质。[2]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是心理问题中常见的两种疾病,二者常相互伴随,相互影响。对焦虑抑郁共病的全面认识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助于改变诊断和治疗脱节的现状。故本文重点探讨心理健康中的焦虑、抑郁情况。

1 焦虑、抑郁与焦虑抑郁共病

焦虑是指在缺乏充足的客观原因时,患者产生紧张,不安或者恐惧的内心体验并表现相应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此时的个体常伴有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抑郁则是指以心境低落为主的精神状态,患者常伴有各种消极症状,如无价值感、无助感、绝望感、自杀观念、意志减退、精神运动迟滞,及各种躯体症状和生理机能障碍,两者常相伴发生,互相影响。[3]

1972年,Mendels等[4]的研究则指出焦虑与抑郁的关系:慢性焦虑症病人可以继发抑郁症,慢性抑郁症病人可以继发焦虑症。这间接说明了“焦虑抑郁共病”。焦虑抑郁共病是指: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同时存在于同一个患者,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患者的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均达到了症状、病程和严重程度标准,而不是指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障碍或伴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二是两种达到诊断标准的精神障碍必须同时存在于同一个患者,不包括以往患有一种疾病,缓解后又发生另外一种疾病的情况。李芳[5]在探讨焦虑抑郁共病时发现,焦虑抑郁共病在普通人群中的总体患病率为1.24%,抑郁障碍患者中伴有共病焦虑障碍的占29.17%。一份来自美国华盛顿《国家科学院报》的调查显示焦虑抑郁在全世界已经非常普遍,并将在2020年成为导致全球劳动力丧失的第二个最普遍的因素,由此可知,焦虑抑郁对我们人类的身心健康存在潜在的巨大的危害。[6]

2 焦虑和抑郁共病的整体流行病学调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