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文献综述

 2021-10-20 19:17:11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研究背景伴随着目前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

据某网站截止到2019年6月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网民高达8.4亿人。

一方面,网络在极大程度上便利了网络用户们的生活,另一方面,网络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容易致使个人隐私权受到侵犯。

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在一个网站搜索房屋装修的相关话题,点开另一个网站时立马出现精品家居的类似推送;不断的收到陌生人的推销电话、垃圾短信;网络购物时第三方平台对买家的购物喜好了如指掌;网络约车时服务商搜取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等等。

在网络时代下,人们的隐私仿佛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无所遁形。

有学者称之为零隐私时代。

[[ 李元:《大数据背景下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贵州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近几年来,随着网络隐私侵权案件发生频率的有增无减,以及网络用户对于个人的网络隐私安全意识的愈发重视,网络隐私权利的保护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学界都成为了热议话题。

然而,从法律角度上来说,网咯隐私权的保护仍面临着较大艰难险阻。

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网络隐私权的民事法律保护较为有限,仅有《侵权责任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法律已明显无法适应目前社会上急速增长的对于保护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需求。

因此,为了能保证公民的网络隐私权不受侵犯,研究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