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环境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文献综述

 2021-12-13 21:38:04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呈现着迅猛发展的状态,伴随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犯罪现象有抬头趋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迈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均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等重大会议上多次强调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近年来发生的2015天津重大爆炸案、江苏省响水县3.21特大爆炸案以及一系列激增的生态环境案件,凸显当下生态环境背后的刑事违法犯罪。

虽然这些重大事件风波已过,但我们仍需透过表面的安全问题重新审视隐藏于背后的环境犯罪与刑法相关制度保护欠缺问题,因为其不仅是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还是构建生态环境刑法保护的影响因素。

如今关于环境犯罪的定义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传统归责模式的环境犯罪概念。

这种概念首先是保护人的基本权益,在此基础上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第二是现代模式的环境犯罪概念,直接将环境犯罪认定为侵犯人类环境的犯罪行为。

我国刑法所包含的犯罪仅仅是环境犯罪的一部分,并不能涵盖所有环境犯罪。

结合我国目前在此方面所颁布的法律规章,对比中外环境犯罪相关制度研究,进一步分析目前国内刑法对环境犯罪的规制制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