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的土地利用信息更新方法文献综述

 2021-10-27 21:57:12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本篇为针对课题《基于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的土地利用信息更新方法》所作的文献综述。

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是利用不同时期覆盖同一地表区域的多源遥感影像和相关地理空间数据,结合相应地物特性和遥感成像机理,采用图像、图形处理理论及数理模型方法,确定和分析该地域地物的变化,包括地物位置、范围的变化和地物性质、状态的变化[1]。

基于遥感技术变革传统的土地利用信息更新的方法,可以提高土地利用信息的更新效率以及数据的现势性和真实性,在最大程度上保持更新数据与历史数据的一致。

本综述围绕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的基本流程,介绍变化检测方法的最新进展,并对土地利用信息更新方法进行阐述。

1. 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研究现状变化检测的通用流程主要涵盖数据预处理、变化检测方法、阈值分割、精度评定等方面[2]。

总体来说,多年来研究学者们对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的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是目前仍未出现一种普适性强、适用于所有问题的方法。

1.1 数据预处理预处理的过程主要包括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和配准处理等[3]。

遥感固有的尺度问题使得遥感影像变化检测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数据源。

研究显示,在影像数据选取时,使用相同传感器、在每年的相近日期、相似的气候条件和气象条件下拍摄得到数据,采用相同的预处理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几何和辐射差异引起的非显著变化[4]。

1.2 变化检测方法40年来,研究人员对变化检测的方法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围绕变化检测处理链的各个环节,发表了众多研究成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