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空间分析建模方法与实践文献综述

 2021-10-26 22:35:13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研究背景及意义(一)长江三角洲的耕地资源概述从自然地理条件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第三阶梯上,地貌以平原为主,2012年长三角地区耕地资源面积超过650万hm2,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 粮生产基地之一。

从经济地理条件来看,长三角地 区是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位于中国沿江、沿海的T 字带交汇处,属于中国优先开发区域。

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主要由 沿长江城市带和杭州湾城市群构成,共16个城市, 包括了上海、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泰州 等8市和浙江省的杭州、湖州、嘉兴、宁波、舟山、绍兴、台州等7市。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地区之一,虽耕地资源秉赋较好,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但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耕地问题显得十分严峻。

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且非农化占用需求大是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长期面临的严峻态势。

(二)耕地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及方向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耕地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耕地质量的优劣直观作用于农业生产结果。

耕地质量评价既是全面掌握耕地质量状况、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基础; 也是当前研究耕地质量变化,建立健全耕地质量评价,改进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达到质量、数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耕地的目的。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刻不容缓。

可从以下两方面来定义耕地质量:一方面可以从耕地生产能力出发,即耕地质量表现为耕地现实收益能力、作物的现实生产能力及未来潜在生产收益的综合特征。

另一方面,耕地质量存在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某片区域耕地的粮食生产功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