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海螺年产120万吨水泥粉磨站工艺设计文献综述

 2021-10-26 21:55:55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1.行业背景及课题意义水泥工业作为我国的基础原材料工业,经过近二十多年的技术更新,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和发展,水泥产量已连续 22 年位居世界第一。

尤其是近年来受到水泥需求高速增长的拉动,但由于历史原因,其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规模结构至今仍很不合理。

尽管总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形成了多而不强的局面。

各地水泥产量的增长往往是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含量低、而且产品质量不高、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资源浪费严重的立窑水泥占有很大比重,而高质量的回转窑水泥却长期短缺。

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已明显制约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水泥工业前进的步伐。

水泥技术发展趋势一直以节约能源、节省资源、环境保护、可持续性发展为中心,同时,水泥工业本身是能耗较高的产业,而水泥粉磨的能耗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其中电耗约占水泥综合电耗的 60% ~ 70%。

随着我国水泥工业快速发展、由大变强,水泥工业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低成本,提高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渣在水泥粉磨中的掺入量,降低熟料的使用量,消纳更多的工业废弃物,节能减排,是所有水泥企业应积极实践的。

每生产1t熟料,需要1.5t生料,如果把熟料生产线建在城市附近,要增加50%的运输成本。

因此,水泥工业生产布局应是在原料生产地区建熟料生产线,在靠近市场的地区建粉磨站。

如果把水泥粉磨站与熟料生产线一起建在矿山,由于混合材多是城市工厂的废渣,把这些废渣运到建在矿山附近的水泥厂做混合材,磨成水泥后再运到城市,违背物流原则,重复运输,浪费运输资源、增加运输成本。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