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混凝土砂浆热再生制备低碳胶凝材料研究文献综述

 2021-10-22 21:53:39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混凝土在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地铁隧道建设中被大量采用,使其成为人类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关系最密切的工程材料之一。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建设中重要的基础建筑工业领域对混凝土的需求迅速增大[1],制备混凝土的优质天然集料明显不足[2]。

据不完全 统计 , 2007年我国建筑物拆除和施工过程中产生了 总量达 1. 5亿吨的废弃混凝土;预计到 2020年我国 将产生 20亿吨的废弃混凝土[3,4]。

其中,绝大多数废弃混凝土并没有经过处理,直接堆放或者填埋,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5]。

基于我国环境保护和资源节能的要求,必须加强对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尽可能实现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优化资源配置,从而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以废弃混凝土分离再生骨料(RCA)后的硬化水泥砂浆为原料,经适当热活化处理,来制备不同矿物组成的再生胶凝材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2废弃混凝土再利用的发展及现状建筑行业在中国发展较晚,在废旧混凝土处理上落后于建筑行业起步较早的国家,与早期使用混凝土并加以回收利用的国家相比,我国处理废旧混凝土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系统和缺少较完善的技术标准,生产的再生集料仍处于实验阶段。

因此,大量的废旧混凝土在国内处理方式依旧以填埋、堆放为主,这使得处理过程中仍要占用、浪费大量土地资源,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相向。

因此我国政府同样鼓励与支持专家学者对废弃物展开研究和应用,致力于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可回收、可加工、可再生以及拆除工程无污染、零排放。

目前,国内外对废弃混凝土块的资源化利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受废弃混凝土成分复杂性以及骨料与硬化水泥砂浆分离技术的限制[6],研究表明,再生骨料由于表面附着砂浆组分,所以制备的再生混凝土具有性能差,强度低,弹性模量低[7~9]等缺陷,这直接影响其应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