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硒化物电极制备及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2021-10-22 21:54:38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交通工具的航天航空等领域。

然而,锂资源在全球储量匮乏且分布不均匀以及市场需求日益增加,锂的价格在过去的十年里涨了数倍。

[1]而钠离子电池由于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等优点备受关注,并且有望在大规模储能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由于钠离子半径较大、材料的体积变化大和动力学缓慢等问题,使得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欠佳。

[2]钠离子电池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挑战是探索具有高容量、长期循环稳定性、合适的电压平台和高安全性的正负极材料,同时优化电解液的组成。

钠离子电池具有与锂离子电池相同的摇椅式机理,具体如图1所示。

[5]图中显示了钠离子电池各部分组成和钠离子的运动。

在电池循环(充电/放电)的初始阶段,通常在负极表面会形成多层钝化膜,称为固体电解质界面或SEI膜,有阻止电解液和电极材料进一步反应的作用。

充电阶段,Na 脱离正极材料,借助电解液穿过表面钝化膜嵌入负极材料。

正极电势增加,负极电势减小,以电势差形式储存电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