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化聚乙烯醇交联明胶薄膜的制备与性能文献综述

 2022-05-10 20:12:31

  1. 文献综述

1.1明胶的简介

明胶是一种衍生自胶原蛋白的天然聚合物,因为其在生理环境中的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通常适用于生物医学领域[1]。胶原蛋白是动物皮肤、骨骼、肌腱和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组成成分。胶原蛋白的性质和数量因组织而异,并且随着动物的种类、年龄及组织类型而变化[2-4] 。源于胶原蛋白的明胶也随着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化学试剂、以及处理的程度不同[5-6] 。但是制备明胶的基本原理几乎保持不变,即通过酸或碱溶液处理,使得胶原蛋白水解得到明胶。作为一种良好的生物材料,明胶在药品,化妆品和食品的广泛使用历史悠久,并且明胶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证为一种普遍认为安全(GRS)的材料[8-9]

1.2明胶的理化性质

明胶由18种不均匀分布的氨基酸组成,分子基团上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明胶分子链上的阳离子性质基本上归因于赖氨酸和精氨酸残基[10-11]。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明胶大致分为两类[12]:一、A类明胶,胶原经过酸处理后得到的产物,其等电点(IEP)在6-9之间,二、B类明胶,胶原蛋白经过碱处理后的产物,其等电点在4.7-5.4之间。在碱性处理的过程中,明胶分子链中的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两种基团会被靶向水解成羧基,产物是具有更高羧基密度的明胶,导致其具有更低的等电点,而相反的酸性处理过程则不会影响其酰胺基团,而具有较高的等电点。作为一种两性电解质,在pH值低于其等电点时,明胶分子中的氨基质子化表现出阳离子聚合物的行为。而pH值在碱性范围内,明胶中的羧基会电离表现出阴离子聚合物行为。

1.3明胶的结构

明胶源于胶原蛋白,在胶原蛋白水解成为过程中明胶的组成成分发生变化,与之对应的结构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在明胶的形成过程中随着许多氨基酸组成的变化进行[13],但是明胶中所存在的氨基酸的量和类型没有准确的定义,Muyonga等[14]报道在哺乳动物明胶中含有30%的脯氨酸和羟脯氨酸,而在Farris等[15]的研究中这一数量为23%。这是由于明胶的制备过程产生的不同差异。胶原蛋白在转化为明胶时失去了其天然的结构,在加热时,胶原纤维的螺旋构象构型逐渐转变,并且在冷却时部分链结构又能回复螺旋结构。明胶和胶原蛋白的结构上的差异在于部分的三股螺旋结构[16]。当水被束缚在明胶中,根据空间分布及相互作用,明胶的分子链具有三种不同的结构类型[17-19],(a)初级结构为alpha;单链(b)二级结构为含有两个单链alpha;链或者带有环的单链alpha;链(c)三级结构为三个单链alpha;链或者两个单链alpha;链,其中一个是环链形式,另一个是单链形式。明胶的一级、二级和三级结构的存在取决于温度、能量以及明胶的浓度。

1.4明胶的制备

明胶的制备方法通常分为酸法明胶、碱法明胶和酶法明胶。

1.4.1 明胶的酸法生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