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吨/年聚氯乙烯的悬浮聚合法生产工艺设计文献综述

 2021-12-21 21:21:48

全文总字数:8815字

文献综述

1.引言聚氯乙烯 (Polyvinylchlorid, 简称 PVC),是在引发剂的作用下,氯乙烯发生聚合, 生成一种具有热塑性的树脂。

聚乙烯大体表现为没有固定形状的粉末,它的支化度小,颜 色多为白色。

依据现有的工厂的生产工艺,PVC 的分子量可控制在 4 万-13 万左右。

它具有 多分散性,随着聚合反应温度的降低,产物中的分子量增加。

它在国内的生产量和需求仅 次于塑料排名第一的聚乙烯,因其优秀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它的产品众多,应用领域 广泛。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 PVC 生产的聚合工艺主要有 5 种,即悬浮、本体、乳液、微悬浮 及溶液聚合工艺。

其中悬浮聚合工艺一直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工艺,绝大部分均聚及共聚产品 都是采用悬浮聚合工艺。

就拿美国为例,聚氯乙烯生产工艺中,悬浮聚合占 87.8%,[1]本体聚 合占 4.4%,乳液和微悬浮聚合占 6.4%,溶液聚合占 1.4%[2]。

与美国相比,西欧乳液和本体聚 合的比例较大,而日本则悬浮聚合占的比例较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