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文章详情页-文献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A Study of Rationality in Mary Bart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beral Feminism文献综述

 2022-03-18 21:34:37  

文献综述

  1. 前言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Elizabeth Gaskell)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代表作品有《夏洛蒂·勃朗特传》( Charlotte Bronte)、《玛丽·巴顿》(Mary Barton)、《南方与北方》(North and South)。《玛丽·巴顿》(Mary Barton)是她的第一部小说,于1848年问世。小说是以英国当时的宪章运动和劳资冲突为背景,描写了老工人约翰·巴顿及其女儿玛丽的生活和命运,出版后引起公众和文学界的广泛注意。狄更斯对她颇为赏识,后来她的大多数作品都在狄更斯主办的刊物上发表。此后她陆续创作了《克兰福德》(Cranford)、《露丝》(Ruth)、《妻子和女儿》(Wife and Daughter)等长篇小说。盖斯凯尔笔下塑造的女性多是处在男权社会,女性地位低下的时代,但他们身上理性的光芒未曾泯灭。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重点关注的是女性的权利,宗教自由,爱情观等,其中理性渗透在方方面面。因此,本文将聚焦《玛丽·巴顿》中的理性意识,运用沃斯通克拉夫特(Wollstonecraft)在《为女权辩护》(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中有关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观点,来解读作品中关于宗教信仰,爱情抉择以及男权反抗的情节。

  1. 研究背景
    1. 国外研究状况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liberal feminism)是女性主义的一个分支,它最大的特点是探讨理性,关注女性的个人权利和政治、宗教自由,女性的选择权与自我决定权等。沃斯通克拉夫特(Wollstonecraft)与约翰·穆勒(John mill)都是从理性入手,对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进行了深刻分析。1792年沃斯通克拉夫特(Wollstonecraft)在《为女权辩护》(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指出:男女两性的道德水准是相同的,都可以对品德做出自由的理性的选择。理性包含着克服或控制爱情与热情的能力。同爱情一样,女性的性欲也必须服从于理性。 该书的出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掀起了文学界对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研究浪潮。

约翰·穆勒(John mill)在1869年出版了《女性的屈从地位》(The Subjection of Women),提出应当将启蒙主义用于女性,这种启蒙主义认为,一种体制唯一的存在理由在于符合理性。女性的屈从地位是早期历史野蛮时代的产物,是一群人强迫另一群人的结果,远非一种自然的秩序,只是因为人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它才被当作了自然的秩序。约翰·穆勒(John mill)关注到了女性屈从地位的根源,在启发女性追求理性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在女性运动第二波中的代表是西蒙娜·德·波伏娃( Simone de Beauvoir )。1949年,她发表了《第二性》(The Second Sex)对男女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她认为:男性将他自己定义为“自我”,将女性定义为“他者”。女性不仅与男人不同,而且低于男性。虽然压迫是结构性的(如经济歧视),但是反抗是个人性的。女性无法逃避“女人性”以及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沃斯通克拉夫特(Wollstonecraft)、约翰·穆勒(John mill)和西蒙娜·德·波伏娃( Simone de Beauvoir)都推动了自由女性主义的发展,也为研究女性的理性意识与男女地位的差异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1. 国内研究现状

盖斯凯尔夫人共发表过6部长篇小说,《玛丽·巴顿》是第一部,它真实地反映了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在19世纪英国小说的发展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曾称赞狄更斯、萨克雷和盖斯凯尔夫人是“一批杰出的小说家”。《玛丽·巴顿》流行的译本不多,其中比较权威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于1978年出版的版本,译作者是佘贵棠、荀枚。国内对《玛丽·巴顿》的研究多从女性主义入手。主要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如2016年付卓茗的硕士论文《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lt;玛丽·巴顿gt;中的工人阶级女性形象》从三个层次展现工人阶级女性是如何被边缘化。第一,在劳动力市场里,男性为维护自己的经济优势,联合起来将工人阶级女性放到了劳动力的底层,使她们无法获取高工资,只能在经济上依附于男性。第二,女性在家庭环境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他们的家庭劳动不被认可,没有报酬,男性是她们无私劳动的直接受益者。第三,工人阶级女性在文化层面上所遇到了各种障碍。她们被描写成无知的形象, 即使他们具有天赋,也无法在男权社会中取得真正的成功。

第二类是生态主义女性视角。桑东辉的《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lt;玛丽·巴顿gt;解读》抓住了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抨击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并将自然被破坏与女性被压抑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让女性意识觉醒的愿望,这些都暗示了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张冲2019年的硕士论文也对《玛丽·巴顿》进行了生态女性主义分析。在《伊丽莎白·盖斯凯尔的lt;玛丽·巴顿gt;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中,他看到了盖斯凯尔夫人对恶化的生态环境与悲惨社会的深切焦虑,并从女主人公玛丽·巴顿的性格特征去解读盖斯凯尔夫人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国内的学者对《玛丽·巴顿》中比较独特的宗教意识也进行了解读。张保仓的《盖斯凯尔夫人作品的宗教救赎与生态马克思主义解读——以lt;玛丽·巴顿gt;解读》和lt;南方与北方gt;解读为例》体现了基督教的宗教信条在化解劳资矛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思想有局限性,因为工人失业及贫困等问题,没有从根源上得到解决,只是以两个家族的和解的形势掩盖起来罢了。

随着对《玛丽·巴顿》的广泛研究,人们慢慢发现了一些更加新颖的思路,这主要体现在对小说中茶会价值的分析上。张梦娟的《英国小说中茶会的作用——解读盖斯凯尔夫人的lt;玛丽·巴顿gt;》以英国文化中特殊的茶会文化为切入点,解读了小说中茶文化的具体作用。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露阶级间的不平等状况,并表现出人物的性格。乞聪妮和王冬梅的《解析盖斯凯尔夫人lt;玛丽·巴顿gt;里茶会的文化价值》是从英国富人和工人阶层的茶会文化价值入手,对英国社会的不平等进行了讽刺和揭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