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文章详情页-文献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浅谈《镜花缘》中的新女性形象文献综述

 2023-10-24 09:48:13  

文献综述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镜花缘》一书中表现出关于女性解放的进步意识,就引起一批学者的关注,出现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比较著名的学者有胡适、鲁迅等。如1923年,胡适在其《镜花缘的引论》著作中的第四章,对《镜花缘》的主题进行了专门探讨,认为其是一部讨论妇女问题的书。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胡适的结论表示认同。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个方面:

一方面,主要从百位才女形象入手,研究作者女性观的民主主义思想及其复杂性,对作品表现的倡导男女平的意识给予肯定,最终试图寻找女性解放的途径。对《镜花缘》的女性观,五六十年代出版的几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学史》都认为有其进步性,其进步性“表现在妇女问题上的民主主义思想因素”。主要文章有戴媛媛《镜花缘的女性视角》(华东师范大学,2009 )宋海舸《镜花缘中“女儿国”的解读》(高校论坛,2009)、张蕊青《为女性谋解放的lsquo;先锋rsquo;小说》(明清小说研究,1999)、王喆的《从〈聊斋志异〉、〈红楼梦〉到〈镜花缘〉看才女形象的演进》(《党史博采》2006 年第 12期)等。

另一方面,与四大名著中某一部作品的女性观相比较,主要着重于两部作品对女性的问题的思考以及传承关系,探讨它们女性观的相同及差异之处。主要文章有柯大诩《红楼梦与镜花缘》(《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1辑)、阎续瑞《红楼梦与镜花缘才女意识比较》(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 )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镜花缘》自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出版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各方关注。国内对其进行研究的学者主要以胡适、鲁迅等为代表,对其评价颇高。虽然关于《镜花缘》的研究成果已有很多,但仍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将立足于文本细读,对李汝珍的女性观给予较全面地观照。本文既分析其进步的思想主题,也承认其具有落后思想的局限性。《镜花缘》主要描写的是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活场景,因此分析百位才女的女性形象及其意识可以深化对这部长篇小说的认识。这也旨在探究李汝珍在《镜花缘》中对社会及女性的思考,展示封建社会末期男性话语中的女性意识这一深刻命题,从而进一步证明《镜花缘》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思想价值和地位。

参考文献:

[1]李汝珍.镜花缘[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155-16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