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文章详情页-文献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美德有报:论《帕梅拉》的伦理意识和伦理选择文献综述

 2022-08-09 19:46:58  

美德有报:论《帕梅拉》的伦理意识和伦理选择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在过去的十年里,人们对从伦理学的角度探索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聂珍钊提出伦理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论,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与热切好评。《帕梅拉》作为一部伦理色彩浓重的作品,引发了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在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简要概括、总结了总体研究现状,并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角度,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美德有报;伦理意识;伦理选择;

一、文献综述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从伦理的角度来阅读、阐释、理解、分析和评价文学的一种理论和方法,与传统的道德批评不同,它不是从今天的道德立场简单地对历史的文学进行好与坏的道德价值判断,而是强调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进入文学的伦理环境或伦理语境中,站在当时的伦理立场上解读和阐释文学作品,寻找文学产生的客观伦理原因并解释其何以成立,分析作品中导致社会事件和影响人物命运的伦理因素,用伦理的观点对事件、人物、文学问题等进行解释,并从历史的角度作出道德评价。[1]

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体系中,伦理主要指文学作品中在道德行为基础上形成的抽象的道德准则与规范,同时也用来描述道德的和非道德的行为。伦理主要指相对抽象的道德价值判断与评价,因此伦理一般指已经形成并为人们所认同、遵守和维护的集体的和社会的道德准则与道德标准。伦理以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秩序的评价为基础,既对个人的行为进行抽象的道德评价,也对集体的和社会的道德进行抽象评价。[2]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术语中,“伦理选择”有两种含义,在英文表达中是两个术语:Ethical Selection 和Ethical Choice。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人类在做出第一次自然选择即生物性选择而获得人的形式之后,还经历了第二次选择即伦理选择。人类的生物性选择并没有把人完全同其它动物即与人相对的兽区别开来,而人是通过伦理选择才真正把自己同兽区别开来的。人类经过伦理选择把自己从兽中解放出来后,伦理意识才开始出现,善恶的观念才真正产生。人的生物性选择与伦理选择说明,知性是通过自然选择获得的,但是理性则是通过伦理选择获得的。[3]“从伦理意义上而言,人是一种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由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组成。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作品伦理表述的核心内容。”[4]兽性因子是人身上的动物性本能,是人在进化过程中的动物本能的残留,致使人在经过生物性选择后仍存在一定的非理性因素。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相对,指的是人类从野蛮的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使人之所以为人的因素。

《帕梅拉》作为一部伦理色彩浓重的作品,引发了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总体来看,国内外对《帕梅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帕梅拉的形象解读

众多学者都对帕梅拉身上的反抗意识做出了论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